
代码:0520
代码:0520
一、 专业名称与代码
1.专业名称:旅游服务与管理
2.专业代码:0520
二、入学要求
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
三、基本学制
三年
四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,徳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,有有定的组织、协调、应变能力,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,能从事客房、餐饮、等一线接待服务工作,以及从事景点讲解员、 导游员、计调员的基层服务工作,具备职业生涯发展依础和终身学习能力,能胜任生产、服务、管理一线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。
五、职业范围
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主要涉及旅行社导游、接待、计调和景区的讲解、销售以及饭店前厅、餐饮、客房、茶艺师的服务工作。
主要从事的就业岗位如下:
表1、主要就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
序号  | 就业岗位  | 职业资格  | 
1  | 导游员  | 导游资格证  | 
2  | 旅行社计调  | 旅行社计调师证  | 
3  | 旅行社门市接待  | 办公自动化证  | 
4  | 景点讲解员  | 讲解员证  | 
导游资格证  | ||
5  | 商品销传  | 营销师证  | 
6  | 前厅服务员  | 前厅服务员  | 
7  | 餐饮服务员  | 餐饮服务员  | 
8  | 客房服务员  | 客房服务员  | 
9  | 茶艺服务员  | 茶艺师  | 
注:普通话证、办公自动化证为本专业必考证书,其余为选考证书。
八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
表2:基于“工作任务过程”课程体系一览
岗位群  | 工作岗位  | 典型工作任务  | 岗位核心能力  | 专业课程  | 
导游服务  | 地陪  | 1-1接待准备  | 1.辨认团队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
全陪  | 2-1全陪导游工作认知  | 1.组织协调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|
3、旅行社门市接待员  | 3-1接特  | 1礼仪接待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|
4、旅行社计调员  | 4-1旅游服务采购  | 1制作文本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|
5、景点讲解员  | 5-1服务准备  | 1 引领游览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|
6、景区销售员  | 6-1接待  | 1沟通协调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|
前厅服务  | 7、接待员  | 7-1接受客房预定  | 1工作文本的阅读、撰写能力  | 旅游服务礼仪  | 
客房服务  | 8、客房服务员  | 8-1认识客房常用清洁设备用品和清洁剂  | 1酒店客房清洁保养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
餐饮服务  | 9、餐厅服务员  | 9-1准备餐具  | 1餐厅服务技能运用能力  | 形体训练  | 
茶艺服务  | 10、茶艺师  | 10-1提供茶水服务  | 1茶文化解说能力  | 旅游服务礼仪  | 
九、教学实施
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,所有的课程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。
综合素质课程包括徳育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与心理健康、音乐、形体、舞蹈、演讲、应用文写作。
专业课程模板包括专业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、专业技能课,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,含校外见习、校内外实训、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。
十、教学设备
校内实训基地结构合理,功能齐全,具备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和生产性教学实训室,能满足课程教学及生产性实训等实践教学需要。
主要实训室及教学设备见下表:(表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实训室及教学 设备表)
实训室名称  | 实训室功能  | 使用课程  | 设备与软件配置  | 
3D模拟导游实训室  | 景点讲解技能训练  | 《景点导游实务》  | 音控系统、三通环幕系统、虚拟视景旅游数字化教学软件系统  | 
餐饮实训室  | 中餐技能训练  | 《餐饮服务与管理》  | 桌椅、案具  | 
客房实训室  | 客房技能训练  | 《客房服务与管理》  | 客房标准配备施  | 
茶艺实训室  | 茶艺技能训练  | 《茶艺》  | 茶具标准设备  | 
旅游门市接待实训室  | 旅行社接待、洽谈、计调  | 《旅行社门市接待》  | 办公设备、多媒体教学设备、模拟旅行社前台、接待功能设备  | 
旅游产品营销实训室  | 商品营销训练  | 《旅游市场营销》  | 商品陈列架  | 
语音室  | 旅游英语口语训练  | 《旅游英语》  | 语音设备  | 
形体、礼仪实训室  | 形体、礼仪训练  | 《形体》  | DVD,播放器、立体音响  | 
才艺实训室  | 导游才艺、演讲技能等  | 《导游才艺》  | 镜子、把杆、音响等教学设备  | 
十一、校外实习安排
根据职业能力递进培养的规律,定期安排学生下企业进行教学见习与顶岗实 习,采取分部门轮换制,校企共同监管,为企业储备人才。
表4:学生定期教学见习与顶岗校外实习安排表
学期  | 时间  | 目的内容  | 学生角色  | 
第一学期  | 2周  | 认知性岗位见习  | 学生  | 
第二学期  | 4周  | 适应性岗位见习  | 学生  | 
笫三学期  | 4周  | 技能考核见习  | 学生  | 
第四学期  | 4周  | 生产性岗位见习  | 学生、见习员工  | 
第五、六学期  | 36周  | 就业性岗位实习  | 实习员工  |